人才出得去不是問題,回(進)不來才是危機──世界看臺灣:我們與「國際人才」的距離

DATE 2024.03.18

近年有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在少子化、高齡化、大辭職潮(Great Resignation)、數位轉型等趨勢衝擊下,全球正面臨嚴重的人才短缺危機。根據人事顧問公司萬寶華(ManpowerGroup)2023 年針對 41 個國家、39,000 個僱主做的《全球人才短缺調查》(2023 Global Talent Shortage Report),不僅去年的人才短缺率以 77% 創下 17 年新高,臺灣更位列缺才國榜首,高達 90% 僱主回報職缺招募困難。

這樣的結果看在許多人資專家眼裡並不意外,早在 2012 年,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便已預言,臺灣將在 2021 年面臨全球最嚴重的人才赤字。此一研究結果多年來不斷地被臺灣媒體引用、討論,把問題歸咎於人才外移,並將之與「競爭力流失」劃上等號的報導屢見不鮮,但也有許多海外工作者持不同看法。NEX Foundation 臺灣未來基金會創辦人陳浩維便在 2020 年的《換日線》專訪中表示,「國際職場不分國界,哪裡有機會就去,但無礙於每個人在不同的時刻、以不同的方式回饋臺灣。」

這句話後來也因新冠肺炎大流行而獲得了印證。疫情期間,不少海外工作者返臺,其中部分在疫情趨緩後並未重返海外職場,而是選擇留臺工作。另一方面,疫情帶來的供應鏈重組加上地緣政治等因素,也讓愈來愈多外籍人才開始認識乃至造訪臺灣,為臺灣產業注入新的契機和可能。如何讓這些具備國際經驗的專業人才能夠貢獻臺灣,提升臺灣在國際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根本性地解決供需失衡,是從政府、企業到求職者都無法迴避的時代課題。。。。

qrcode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