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院校內的僑外生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最新的「大專校院學生數實際統計與預測值」數據指出,台灣大專院校學生數(包含博士生、碩士生、學士生和專科生)從102學年度開始,已連續十年下降,且預估將在五年後(116學年度)跌破一百萬,也就是,這一個台灣最重要招募新血的人才庫在過去十五年間已遽減了三十五萬人。然而,在大專院校中唯一有人數成長的是外籍學生,根據教育部資料,111學年度外籍學生約為十萬人,其中約65%為學位生,35%為非學位生,如交換生。就國籍而言,在台外籍學生主要來自於亞洲國家(86.8%),前三大國家分別為越南(22.9%)、印尼(16.1%)和馬來西亞(11.9%);就種族而言,27.3%的外籍學位生為僑生。近年台灣企業大舉前往東南亞布局,但對於是否和如何能找到精通東南亞當地文化和語言、且又熟悉台灣文化和說著流利中文的人才?卻是一個難以一時解決的沉重問號;然而,這群主要來自於東南亞國家的外籍生,在台求學期間,不只透過英文獲得專業知識,很高的比例也會學習中文和接觸台灣文化,這群外籍生的出現宛如一盞可以幫助台灣企業更深化東南亞當地市場的明燈。越來越多企業已開始把目光放到外籍生身上,開設產學專班或提供實習機會,搶先爭奪優秀的國際人才。隨著政府逐步鬆綁聘僱僑外生的評點配額制名額,又大力推動相關計畫來促進更多國際生來台就學與留台工作,以及許多專屬外籍生的就業平台和就業博覽會之設立,這群熟悉東南亞文化和具備三語(中、英和東南亞語言)能力的外籍生,將會是台灣企業滿足人才需求和推動國際化的一大重要支柱。